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会员登录

用户名(邮箱):

密码:

 

立即登录

 

忘记密码?

当前位置:首页>展览>展览回顾
当前展览 展览预告 展览回顾 交流合作
拈花一笑——孔令伟水墨画作品展
开幕:2022.3.12 14:00pm 展期:2022.3.12-3.20
地址:浙江赛丽美术馆6F
展览前言

在中国艺术史中,传统意识的第一次系统的理论阐述来自于晚明董其昌的“南北宗论”,这是晚明士大夫以禅喻诗、以禅喻画之风气的直接产物,而非民族竞争意识的附属物。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晚明以来西洋画法的不断传入可能促使“南北宗”问题又变得更为复杂。晚明以降,随着西方艺术的传播,民间画工的画法开始出现了变异。西洋传教士带来了晚期文艺复兴风格和手法,把焦点透视、色彩表现手法、人体解剖知识等等传入中国,引起了中国画的变化。但此变化正如向达先生所言,主要集中在民间或宫廷内部,文人画受到的影响不大。民间或宫廷艺术的变化为“海西法”,含义有二:一是线画法,即透视法。如年希尧撰写过《视学》,详细介绍西洋的线画法、透视法。另外一条是明暗对照法,民间俗称“阴阳脸”。民间画工和一些宫廷画师采纳了海西法,尽管用的是中国的工具、材料,但是他们在表现手法上已开始接受西方的趣味。清中叶以后,这类作品屡见不鲜,某些山水画家在构图程式上可能还在沿用三远法,但是在墨法处理上,往往使用不见笔痕的明暗法、晕染法,或者说“明暗对照法”。但我们知道,中国的墨法和西洋的明暗对照法、晕染法迥然不同。中国画渲染的时候要有笔痕,或像张彦远说的那样,有“笔踪”。笔与笔之间要有衔接的痕迹,通过这些痕迹来体现创作者的动作、行为和心理状态。但在海西法的影响下,很多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放弃了传统的墨法,而选择了西洋的晕染法。晚清以降,随着民间俗文化的泛滥,民间画工的这种画法开始流行于世。关于这个情况,黄宾虹曾有一个介绍,他说:“自沪上吴石仙用湿纸仿临日本画,完全一种人工强造,天趣汨没,甚于云间派之凄迷琐碎,国画用笔用墨之法,全弃不讲;而欧人之水彩画,适应运而来。石仙画风,流行甚远。”


显然,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西洋渲染法、明暗法是干扰和破坏文人画“墨法”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在文人画论中,墨法是和笔法结合在一起的,而受西洋渲染法熏染的“墨法”则变得“笔法全无”,对于传统型的文人画家来讲,这种艺术趣味上的败坏现象也许是无法容忍的。而他们的应对方式非常巧妙:一是涵养笔墨技巧,特别是皴法;二是继续标举南北宗论,因为渲染法最容易渗透的地方恰恰就是北宗的墨法。



——节选自  孔令伟
《近代中国美术史中的传统观念——以黄宾虹为重点》


艺术家
孔令伟

1972年8月生
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导师
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

著有《悦古》《风尚与思潮:清末民初中国美术史中的流行观念》;译著有《历史及其图像》,编著有《贡布里希论坛暨文献展论文集》《黄宾虹与现代艺术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《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选编》(与吕澎合作)《艺术哲学与史学理论》《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——中国美术学院学术研讨会文集》等;发表论文有《黄伯思与<宣和博古图>》《端方旧藏柉禁的称谓及图像记录方式》《图像证史,还是一个视觉童话?》《近代中国的视觉启蒙》《观念的拟人化及相关问题》《畏兽寻证》《新史学与近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兴起》等。


参展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