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会员登录

用户名(邮箱):

密码:

 

立即登录

 

忘记密码?

当前位置:首页>展览>展览回顾
当前展览 展览预告 展览回顾 交流合作
山海之间 | 陈晟艺术作品展
开幕:2019年5月25日 下午15:00 展期:2019年5月25日-2019年6月2日
地址:浙江赛丽美术馆5F-6F (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369号丽园8号楼)
展览前言

文/卓鹤君(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 

舟山是我爱去的地方,那海,那咸,那带有鱼腥的咸味。我看到小陈画中的咸味,是浓浓的,这是他生活在家乡的必然。“咸”味就是他的生活感悟,一种难以表述的情怀,我在他的语境中,感悟到了一种“咸”味的可贵!

禅意,是人文情怀;而咸味,则为表现力。

    禅意和咸味给了小陈睿智,小陈在画面上的睿智往往使画面出现特有的灵感。常把我要对他批评忘了,而加大了对他的赞许,有时会赋予激动,跟着他走的路一路走向完美。

    我不知小陈具体吸收何方,或许是受我的影响,但他的画面的构成中我看到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,我鼓励他。不过,这样的思考进而创作是有难度的,当然有待持续的努力,进一步不断提高。他的画没有一种浮躁感,宁静而悠远,我以为他在画面处理上还干的不错。

    中国画讲究意象,既不具象也不抽象,但从绘画“表现”的手段来讲,意象与抽象表现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的因素。陈晟在具体画面的应用中,较好的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度。

    他以“海”为主题的作品,很好的获得了从具体的生活中发现的抽象表现,并作为作品的主要表现元素,使画面获得更为有利的形式美感。具象的生活,抽象的形式,二者通过其笔线与墨色一一组织落实,从而有效的强化了画面的意境生成和个人主观的感受表达。

    在小陈的心灵里有一把打开睿智的钥匙,他常常在他的作品表述语言中呈现一种遐想,一种心灵对生活的诗性,一种心灵的对艺术的追求,一种心灵对生活的爱。

    往往人生中第一本画集,第一个个展,为对今后要走的路,给予可贵的指引。

    他好诗书画印,努力于斯,转益多师,不急不躁,我很赞同。

    

 

(摘自《山水之间——陈晟艺术作品集》,有删节)

 

 

 



文/沈浩(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    

    陈晟兄生于东海之滨的海天佛国,自幼得山海灵气,受佛禅蒙养,敏慧而谦逊。他钟情诗书画印,寓情于艺,追求个性,力主表现。于书法,他主攻行书,兼收篆隶,在碑帖融合中,逐渐形成了以碑意为内核,帖韵为表象的风格追求。现阶段在书法上法乳鲁公,旁涉北海,溯源二王,而别有自家意趣,沉浑朴拙出于天性。于篆刻,他取法汉印,外求汉将军印的率性跌宕,内合汉铸印的质朴浑厚,且尤善边款。他以山水画入款,刀笔纷披,雄健苍浑;其洋洋洒洒的长篇草书款文,见刀见笔,神完气足,别开生面。他北上求学南归工作,转益多师,虚心求教,力求达夷险之情,体权变之道,谋而后动,动不失宜。高古、质朴的艺术面貌不断明晰起来。

中国书法几千年深厚的传统惠泽于每一个期望从中获取养分的学人。在南北诸多师友的引导下,陈晟努力在传统中上下求索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治艺门径。虽然期间因地域文化的差异,经验的差别,不同的建议,不同的提携,先后影响着陈晟,即便观点相左,都对陈晟在艺术上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他以本心为关照,细细体味着来自各方的意见,以勤勉的实践真诚回应,以思辨的精神决定取舍,以笃志的心态渐修求道。从务求个性到取法乎上、回归本质,是其艺道兼修的过程,锤技艺,拓眼界,修身心,在山海之间涵养心性。

 

 

(摘自《山水之间——陈晟艺术作品集》,有删节)


艺术家

陈晟,1975年9月生,汉族,浙江定海人。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,获美术学硕士学位。现为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,普陀山书院秘书长,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普陀山文化发展基金理事会秘书长,舟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舟山市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书、画、印先后师从李胜洪、祝遂之、王飚、卓鹤君、曾翔诸先生。作品曾十余次在国内各级展览中获奖,并参加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瑞士和我国台湾等地展出。

 

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分山音、海色、书法三部分,共展出中国画、书法作品60余件,展览期间,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《山海之间——陈晟艺术作品集》同期首发。